爱与责任——“团风”的故事

发布时间:2014年01月01日 19:10


1989年,对于世界和中国来说,是不寻常的一年;

1989年,对于年轻的金沙js9线路中心来说,也是不寻常的一年。

同年四月,当春风吹绿祖国大地的时候,一股清新而又温馨的风——“团风”,吹进了金沙js9线路中心的校园。她使大学充满勃勃生机,她以一股强劲,不可抑制的春潮,顶住“动乱”的逆流,在2000多名共青团员和青年心中涌动,进而引来一个学“团风”,做合格共青团员的热潮。

二十年了,当“团风”吹遍长春大地,吹遍吉林大地,吹向中华大地的时候,人们还在纷纷议论着,争相传颂着。同时,带着一种虔诚的目光探寻着。是啊,“团风”,她究竟是谁,又为什么会有这般神奇的力量牵动着成千上万人的心扉呢?还是让我们从特殊教育学院一位残障学生金燮说起吧。

金燮是一个下肢截瘫,拄着双拐的残疾人,1988年,他考入金沙js9线路中心,成为这所全国唯一招收残疾人考生的第二批残疾人大学生。向命运挑战,他是强者;但面对家庭生活的穷困,他却隐隐感到一种难以摆脱的阴影。他的学习很刻苦,但他在生活上过的更苦,动不动就勒紧腰带,有时干脆不吃饭。而他的自尊,他的倔强,又使他从不肯将自己的难处向别人吐露一句。可他这一切早已被一个细心的同学记在了心里。

1989年4月里的一天,金燮忽然收到了一张10元钱的汇款单,上面署着一个陌生而新鲜的名字——“团风”。

金燮惊讶了,“团风”是谁?为什么给自己寄钱?是不是弄错了?金燮仔细看了汇款单,确认汇款单是邮给他的,他拿着汇款单,百思不得其解。

5月15日,第二张署名“团风”的汇款再次不期而至。

金燮坐不住了……他决心要找到这个署名“团风”的人,一定要找到他,感激这份深深的情!

可是怎么找呀?汇款单上清晰的邮戳启发了他,他不顾一切地拄着双拐朝校门外的邮局跑去,他委托邮局的同志将感谢信转交前来汇款的“团风”,邮局的同志答应了。

6月21日,第三次汇款寄到了,“团风”!金燮几乎大喊出来。他一口气赶到邮局,却没料到,那封感谢信早已石沉大海。

没办法,金燮只好自己在学校里查访。

晚上,他躺在宿舍的床上,一遍又一遍地看着汇款单,想从那上面的字体中寻找出“团风”的痕迹……同学那一张张可爱的面孔依次浮现在他的眼前——

是他吗?那位又高又瘦的哑生?哦,那可是一位他敬重的老大哥。

他叫徐井,是特教的一名哑生,你怎么也想象不出来,他是怎样始终如一地帮助那位失去双臂的刘京生同学的。

刘京生顽强地同生活抗争,但毕竟没有双臂,是徐井默默承担这副生活的担子,他早上起来,去帮助他穿衣服,然后去上厕所、洗脸、刷牙,帮助他吃饭、涮碗,在这一切完成以后,又为他打开收音机,听一段新闻或音乐,送上一杯开水,到了教室,他为他铺画纸,帮他绑好笔架……你能相信,这样的侍奉,三年如一日吗?你能相信,一个肢残,一个聋哑人,他们之间无法交流,他们无法打手势,无法交谈,徐井靠什么去体察刘京生的需要呢?那就是爱,用深深的爱。

有人写字问徐井,你为什么去照顾刘京生?徐井沉吟了一下在地上写道:“为了共同征服命运……”徐井?团风?

金燮翻了个身,眼前又浮现了一群可爱的面孔——

他叫赵学军,一个神奇的哑生,他靠着气功恢复了一点听力,也得到了一点点光明。于是,他把这狂喜泼给了同学。老师讲课,他成了“编外翻译”,老师找哑生谈话,他去帮忙,一天到晚,学业之外,他一刻不闲地为同学做事,学校说:可以考虑给他一点报酬,他笑着摇头拒绝了!

赵学军?团风?

哦,还有他,卢东升,那位大家公认的小弟弟——侏儒生。这位残疾之中的“健全人”,整天乐呵呵地帮助大家,人们会常常看到他奔跑在走廊里为同学们送饭办事;在操场上,他推着残疾同学,后边手拉手跟着一大串盲同学。他是他们的腿,他是他们的眼睛,他是他们的好朋友……

还有他!还有他!那事例太多太多,金燮无法一一去辨别“团风”。悠忽间,他眼前忽然浮现出了老师。

对,是老师?

于香老师为了照顾好同学们,把行李都搬到了学校,同学有病,吃的是她做的汤汤水水。甘伯林,这位盲人二胡演奏家、教授,向他们伸出了多少次爱的双手。一个学生的假肢裂开,细心的于老师发现后,掏出50元钱塞到他的手中:“去,把它换好。”

“我这还有50元!”甘教授听到了,他也掏出了钱包……

他感觉周围许多人都象是“团风”,但就是没有一个人承认自己是“团风”,始终,金燮没有查到“团风”是谁。

1990年的寒假来临了。看着一个个打点行装准备回家过年的同学,金燮感到一阵孤独和茫然,因为他兜里只有几元钱了,然而,就在1月3日,又有一张汇款单飞到金燮手中,附言栏中还写着:“买票回家看看”。只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可那份体贴,那份温暖,那份爱心,却顿时使金燮泪光盈盈了……

就在金燮正忙于寻找“团风”的时候,他还不知道自己并不是唯一受到“团风”帮助的人。

1989年10月17日,刚入学不久的师范部数师班姜维学同学,因患肝炎被紧急送到医院治疗。按照有关规定,新生入学的前三个月不能享受公费医疗,这对于姜维学来说无异于一个晴天霹雳,父亲早逝,举目无亲,负债累累的六口之家用什么来支付昂贵的医疗费?母亲带来的东挪西凑上的300元钱很快就用完了。没有钱,将来怎么办?病床上的病人和护理的亲人只是流着泪,谁也不敢再往下想了……

就在这时,师范部团总支召开了紧急会议,于是,一份捐款《倡议书》当晚便贴在了校园的显眼处,《倡议书》贴出之后,师生们纷纷慷慨解囊。“团风”得知这一情况后,一次寄款30元,并在附言中写到“姜维学同学,祝你早日驱除病魔,爱与你同在,请相信我们的社会,相信我们的生活。”姜维学接过“团风”汇款单的复印件和“团风”邮来的30元后,被感动的热泪迎眶。事后,姜维学说,寄给我的钱虽然不多,只是捐款总数1647.97元的零头,但“团风”给我的帮助却是很大的。“团风”的30元钱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早已超过了几十元钱,几百元钱的作用,因为我从“团风”那里得到了别人无法想象的精神上的鼓励和心灵的安慰。“团风”这种不留真实姓名的无私奉献精神,使我更加感到了同学间的友爱,集体的温暖,更加增强了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力量!

姜维学的母亲流着泪激动地说:“恩人哪,恩人,是老师,同学和‘团风’救了孩子的命啊,我回去一定告诉乡亲们,长大的领导,老师,同学太好了,太好了……”

就在姜维学出院后不久,特殊教育学院89级工艺美术班的肢残生李亦赤也因突患重病送进医院治疗,使得他当时思想负担极重,情绪低落。正在这时,一张署名“团风”的汇款单也飞到了李亦赤手中,并在附言中写道:“望你经得起命运打击,做生活上的强者”。虽然只是寥寥数语,但真诚的点拨却使李亦赤同学在精神上得到了极大的安慰。

1990年2月16日,金燮第五次收到“团风”的汇款。金燮觉得不能再沉默了。他找到辅导员于香老师,请求学校协助查找“团风”。

于是,关于“团风”的故事便在整个校园传开了。学校团委因势利导,及时召开了大会,把学“团风”精神和学校的思想工作紧密结合起来,把它同学雷锋活动结合起来。在1990年3月28日校团委召开的“学‘团风’精神,做合格共青团员”大会上,金燮,这个一向不爱讲话的学生,却再也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走上了讲台,发出了埋藏心中已久的呼唤:“‘团风’,你在哪里?我找不到你,只好从你第二次汇款开始,复印了你的每份汇款单,一张一张地珍藏起来,我把这一切都作为大学时代最美好的回忆,永远记在我内心的深处。因为,我有了这些汇款单的复印件,便已经觉得很富有了。‘团风’,我虽然找不到你,但你的精神,将始终激励我在今后的日子里,克服困难,完成学业,做一个有用的人才”。

1990年6月,金燮第六次收到了“团风”的汇款,附言中写道:“请不要再找我了,每个共青团员都会这样做的。”

金燮清楚了。终于有一天,金燮对姜维学说:“你也别再找了,你想想,这位‘团风’为什么总是在同学最有困难的时候悄悄出现呢?而且他不愿意透露自己的真实姓名,可为什么在帮助他人的时候偏偏用‘团风’这个名字呢?”他们都沉默了。

其实他们心里都清楚,署名“团风”,其意义说开了不就是“共青团的风尚”吗?而这种风尚的崇高与伟大,不也就恰恰在于其默默的无私奉献和给予吗?

但就在原来的“团风”还没有找到的时候,金沙js9线路中心特殊教育学院的残疾学生洪泽也突然收到一张署名“团风”的汇款单;师范部的孤儿刘兰明也莫名奇妙地领取了一笔署名“团风”的38元和100元的汇款。这是一人所为么?人们在对照了笔记之后惊讶地发现“团风”先后竟然有三个人:而那38元、100元的汇款,从金额上看也不像是出自一人之手。

人们在惊讶中,不禁又联想起发生在金沙js9线路中心师范部的另一件往事。

家境困难的王云风不慎丢失了70元钱。正当她急得火上房时,一张署名“学团风”的汇款单意外地飘落在她的手中。显然,汇款单上长长扁扁的变形字体是经过一番刻意改造的。在附言栏中,还写着这样的一段话:“每一个人都有不如意的时候,忘掉它。今天失去是为了明天不再失去,生活是美好的,要珍惜这美好的时光,去学习生活。这点钱你先用。”

答案看来再明白不过了,新的“团风”在不断涌现。是的,一个人的力量再大也是小的;但是,作为一种精神,“团风”在金沙js9线路中心校园已经展示了它极强的生命力。“团风”,作为一面呼唤共青团员责任感的鲜明旗帜,掀开了金沙js9线路中心校园学团风活动最壮观的一页。

爱呼唤爱,爱换来爱,这就是九十年代的金沙js9线路中心学生。有人说这一代大学生自私,说大学校园里没有雷锋,只有尼采、萨特、拜金主义。不,不是的。这些称得上“团风”的共青团员更不是。他们讲向上,他们讲信念,他们讲奉献,他们讲团员意识,讲团员职责,讲团员义务。因为他们觉得,讲“团风”,学“团风”,这决不简单是捐几个钱的事,而是应该像《爱的奉献》那首歌所唱得那样,“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是的,爱是一种情感,爱也是一种责任。“团风”的实质却是要我们时刻都牢记:我是一名共青团员!

这同样是一种责任感。

而有了这样的责任感,大学生们去追求人生价值,才会愈发的显出实在与充实。

金沙js9线路中心外语学院的康兆辉同学,在寒假期间,他联络了几个回乡度假的英语专业的老同学,在家乡大安市筹备有史以来的第一个英语角——“团风”英语角。

在当时,他的这一想法开始并没有引起人们多大注意,因为大安这个北国小镇上,人们对学外语还没有产生很大的兴趣。

春节就要到了,街上的人们早就在忙着过年了。这时,在大安市一中,在大安市中心同时出现了两张海报,宣告大安市第一个英语角的成立。在海报的落款处,有赫然署着“团风”的名字。

短短的17天,“团风”英语角越办越红火,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中、小学生,就连当时大安市女市长关德伟也闻声而来。临行前,学生们依依不舍地问康兆辉:“暑假,你还会回来吗?”

康兆辉说:“回来,我一定会回来的。”

生活,就是这样不断在矫正着我们的价值观;生活,就是这样不断在深化着我们对学“团风”的思考。“团风”、责任、奉献已经在金沙js9线路中心的校园里被理解为同一的概念。

所以,当英师9110班的同学们得知特殊教育学院那些双目失明的同学没有盲文英语教材时,就主动去帮助他们。一篇课文的学习需要五、六个小时才能完成,为了更好地帮助他们,大家伙儿想出了一个“轮班”的方法。9110班以这样坚持两学期了,全班每一位同学都给特教的同学辅导过英语,而无论轮到哪一位同学,他们都会把它当作一项最重要的任务去完成。用他们中一位同学的话说,就是珍惜每一个能够为他人服务的机会。

上面举的点滴事例就是生活在“团风”温暖氛围里的大学生们。学“团风”,这种精神已经转化为一种高涨的学习热情。同学们说:“把学到的知识都奉献给人民,这就是成才。我们今天在大学里刻苦学习,努力掌握更多、更扎实的知识,这就能够成才”。

“团风”的事迹出现后,引起了学校党委的高度重视。学校党委做出了《关于让“团风”精神在岗位上闪光》的决定。当时校党委书记张国学说:作为一名老共青团员,我听后很受教育和感动,“团风”精神是广大青年和团员的宝贵财富,它展示了当代共青团员和大学生的良好精神风貌。“团风”的故事由此迅速传到了社会上。同时,一个社会各行各业讲“团风”,学“团风”精神的热潮也迅速在吉林大地上掀起。

当时的吉林工学院团委设计开展了“学‘团风’,面对团旗的思索”等系列活动。在长春拖拉机厂,青年工人响亮地喊出了“让‘团风’精神在本职岗位上闪光”的口号。在长春热电二厂,开展了“学习‘团风’精神,为重点工程出力”的活动。在吉林市,团市委结合本市实际制定了学团风活动的三年规划。

在长春外国语学校,有一个10人团支部,寄来了一盘磁带和10元钱,磁带中每人都说一句话,最后是一个人的总结:世界需要爱和真诚,世界上应少一点恨和虚伪。钱是大家节约下来的,请转给特教部最困难的同学。

在日常工作中,学“团风”,做“团风”已成为广大团员青年的自觉行动。在人民生命财产受到严重威胁的抗洪救灾斗争中,哪里有危险,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共青团员。在支援灾区人民重建家园过程中长春的广大团员青年也表现出了一种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积极开展了“节约一斤粮,献上一份情”活动,长春市青少年已为灾区人民捐粮200万斤。“团风”精神已吹遍长春大地、吉林大地。

金沙js9线路中心外国语学院团总支组织的一次“回顾入团日,重温志愿书”活动中,9303班的一位同学谈到自己参加活动的感受时说:“五年前,当我在团旗下举起右手时,我留下了热泪。今天,我又一次会想起我曾经谈过的誓词,我忽然意识到我有一种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去无愧于我当年的追求——共青团员这个光荣称号。”

这是什么?

这就是对团员称号的肯定;这就是对团员意识的呼唤;这就是对重新树立团的光辉形象的渴望。

答案就写在团会上,答案写在团旗上。讲“团风”,学“团风”,一句话,就是要重振团威!

正是因为这点,大家寻找“团风”,越是发现“团风”在金沙js9线路中心校里越来越多。

就是那最早受到“团风”帮助而又始终在寻找这“团风”的金燮也在学“团风”,做“团风”。

91年元旦,金燮给吉林省育才学校的一名孤儿寄去了10元钱。这10元钱,就是最初的“团风”最后一次寄给金燮的那10元钱。金燮一直将他珍藏着,今天,他又像接力棒似地把它给传了下去。有趣的是,他寄钱也没用自己的真名,但那个孤儿去立刻就猜到了是他。

金燮对“团风”精神实质地领会是十分深刻的,用他自己的话说:钱没多少,但知识还有一些。我要用所学的知识为他人服务。金燮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在校学习期间,金燮利用课余时间曾先后无偿地帮助两名社会青年和三名学生学习书法、绘画。

金燮毕业了。他说:“无论我走到哪里,我都要把‘团风’精神带到哪里。”

其实,有着金燮这样心情的又何止他一人呢?!很多很多,师范部的韩壮同学在一年多时间里,就通过书信义务为家乡小学生批改作文80多篇。外语学院的戴春梅及本班的20多名同学当得知一名高考落榜的孤儿生活困难、学习吃力时,便将20双温暖的手一起伸了过去,他们除每月给这个孤儿寄去20元生活费外,还寄去了高考复习资料和汪国真《热爱生命》的诗。集体的帮助,同龄人的鼓励使这个孤儿不再感到孤独,重新振作起了精神,再次扬起了理想的风帆。是的,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每时每刻都在接受着爱,又都时时刻刻地在奉献着爱,而且已经把这种爱由校内撒向了社会,撒向了人间,已经由一种同学间的爱,人与人之间的爱升华到了一种对人民的爱,对社会的爱。因此,这种爱必须将成为一种真切的爱,深沉的爱,永恒的爱。

故事讲到这儿,大家可能要问,“团风”到底是谁?

至今,“团风”究竟是谁,谁也不知道。可有一点清楚,那就是“团风”的那份爱心,那份责任感已经真真切切地被找到了。因为,“青春的光辉应照亮别人,人生的价值就在于奉献。不用寻找,不用呼唤,默默奉献的‘团风’就在我们之间。”

距离“团风”的出现至今已有20个年头了,“团风”一直在金沙js9线路中心一代又一代同学的中间,“团风”也一直生活在一代又一代年轻的大学生中间!

源于《共青团的旗帜》


上一条:关爱与奉献——“团风”的起源(引言) 下一条:选准做人的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