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学》课程教学大纲

发布时间:2022年11月08日 23:10


《财政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中文(英文)名:财政学(Public Finance)

课程编码:09031802

总学时(理论学时+实践学时):48(48+0)

学分:3

课程性质:学科基础课(必修)

先修课程: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金融学

后续课程:个人理财、中级宏观经济学

适用专业:金融学

授课单位:金沙js9线路中心

开课学期:春季学期

制订(修订)人:王晓光 审核人:唐志武

制订(修订)时间:2019-9-2 审核时间:2019-9-7

二、课程说明

《财政学》课程是教育部确定的本科高等院校经济管理类专业的核心课程;是支撑应用经济学学科体系的重要核心骨干课程之一。本课程在教学内容方面要求学生系统地掌握市场经济中实用的财税基本理论与实践业务知识,尤其是税收业务知识,使学生具备较为扎实的财政税收理论与实践业务技能的基本功。

三、课程教学目标及对应毕业生能力

(一)课程教学目标

1.掌握财政学的基本概念,理解财政与税收的基本业务,明晰市场经济与财政税收之间的关系,提高学生对实际经济问题的理解能力,拓宽专业学生的知识结构,提高学生从事经济工作的综合素质。(对应毕业生能力:1-②);

2.能够具有良好的金融学专业素养,熟悉国家有关财政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了解国内外财政发展动态,具有财政学科相关问题的分析和研判能力(对应毕业生能力:2-①)。

(二)思想教育目标

了解财政税收领域法律法规,理解国家宏观经济运行中的财税调控,引领大学生树立“四个自信”,加强国家意识,增强税收法制观念,有效传导正确的价值追求和理想信念。

四、课程内容和基本要求

(一)理论教学

表1 理论教学内容与基本要求

章次

(或:模块及主题)

内容

细化的教学目标与要求

学时数

对应课程目标

第一章

财政概论

1.财政及其特征

了解财政的定义及特征,掌握社会公共需要的内容、市场失灵的表现,理解财政职能的内容和实现职能的手段。

2

1、2

2.政府与市场

3.财政的职能

第二章

财政支出

1.财政支出概述

了解财政支出分类,掌握财政支出规模的影响因素,理解政府投资支出、政府采购、社会保障、财政补贴内容以及存在的问题等。

2

1

2.购买性支出

3.转移性支出

第三章

财政收入

1.财政收入概述

了解财政收入的概念和财政收入的分类方式,掌握财政收入的基本原则、形式,理解财政收入规模的影响因素。

2

1

2.财政收入规模

3.财政收入结构

第四章

税收原理

1.税收概述

了解税收的特征、原则、分类、税收负担,掌握税负转嫁的影响因素,理解税收宏观微观效应等。

4

1、2

2.税收原则

3.税收负担与税负转嫁

4.税收效应

第五章

税收制度与税收管理制度

1.税收制度

了解税收制度内涵,掌握税收制度的构成要素,理解税收管理制度功能和内容。

4

1、2

2.税收管理制度

第六章

货物和劳务税

1.货物和劳务税概述

了解增值税、消费税、车辆购置税、关税的概念,掌握增增值税、消费税、车辆购置税、关税的税收制度构成要素。理解增值税、消费税、车辆购置税、关税应纳税额的计算。

8

1、2

2.增值税

3.消费税

4.车辆购置税

5.关税

第七章

所得税

1.所得税概述

了解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的概念,掌握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的税收制度构成要素。理解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应纳税额的计算。

8

1、2

2.企业所得税

3.个人所得税

第八章

财产税

1.财产税概述

了解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耕地占用税、契税、车船税的概念。掌握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耕地占用税、契税、车船税的税收制度构成要素。理解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耕地占用税、契税、车船税应纳税额的计算。

4

1、2

2.房产税

3.城镇土地使用税

4.耕地占用税

5.契税

6.车船税

第九章

行为税

1.资源税

了解资源税、土地增值税、印花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环境保护税、烟叶税、船舶吨税的概念。掌握资源税、土地增值税、印花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环境保护税、烟叶税、船舶吨税等税收制度构成要素。理解资源税、土地增值税、环境保护税应纳税额计算。

6

1、2

2.土地增值税

3.印花税

4.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

5.环境保护税

6.烟叶税

7.船舶吨税

第十章

国债原理与制度

1.国债概述

了解国债的含义、国债的产生和发展,掌握国债的分类和国债的功能,理解国债制度的主要内容。

2

1、2

2.国债发行与偿还

3.国债负担及管理

4.国债市场及功能

第十一章 国家预算及预算管理体制

1.国家预算

了解国家预算的概念、组成、原则、程序,掌握政府间的财政关系,理解我国分税制预算管理体制的内容。

2

1、3

2.预算管理体制

第十二章 财政平衡与

财政政策

1.财政平衡

了解财政政策目标,掌握实现财政政策目标的工具,理解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配合的必要性、配合方式。

2

1、3

2.财政政策

第十三章 开放经济条件下的财政问题

1.国际税收概述

了解税收管辖权问题,掌握国际重复征税及其减除方法、国际间避税与反避税,理解国际税收协定等问题。

2

1、2

2.国际重复征税的产生及影响

3.国际重复征税消除的主要方法

4.国际避税反避税

5.国际税收协定

(二)实践教学

本课程不涉及实践教学。

五、教学方法

(一)问题驱动教学

根据理论教学目标与内容,采用分级式的问题驱动教学方法,即将主线驱动问题、章节驱动问题和课堂驱动问题结合起来。问题驱动式教学的核心是通过巧妙设置启发式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发现问题,从而引出课程内容,使之更好地掌握知识,获得能力。以一个启发式的主线驱动问题贯穿课程该部分内容的始终,如连续剧般将相关章节内容紧密地,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当具体涉及到某一章节的内容时,则需要设计章节驱动问题,以此为切入点,展开讲解有关内容。在具体到某一个知识点时,则设置相应的课堂驱动问题,以此引导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结合示例教学

根据税收各章节知识点的教学目标,对要求理解或掌握的知识点,结合示例开展教学,即将应用举例、类比举例等多种例子结合到知识点讲授中。结合示例教学的关键是通过生动、具体地举例,调动学生能动性,从而辅助知识点的深入阐述,使学生能更好地掌握知识。以具体的应用举例,能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紧密联系。

(三)案例教学

我校人才培养定位于应用型,而财政学课程除了专业性和理论性外,还具备一定的政策性和应用性,要求学生在掌握财税基础理论和规律的基础上,对复杂的财政现象有所识别、甚至对财税政策后果有所预判,把握好财税理论与实践的关系,这就需要借助案例教学。案例教学既能促进学生由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进行转型,也能激发教师不断拓宽教学思路、丰富教学经验。

(四)教学实施方式

课堂教学实施上,可采取两类方式:1.教师主讲式教学:虽以教师讲课为主,但教师需要以关键问题为主线,实施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的主动思考;讲课建议采用多媒体方式,辅以黑板板书。多媒体课件制作要充分运用多媒体的优势,特别是图形(像)与文字的有机结合、视频演示等技巧突出重点,辅助难点教学;黑板板书要注重与多媒体的有机对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学生在课前需要针对所提供的预习问题进行必要的准备。2.互动讨论式教学:该方式包括课前小组研讨与课堂集体讨论两个环节。课前小组研讨环节,学生4-6人组成一个讨论小组,每个小组围绕一个主题进行组内研讨,并进行课堂讨论的相关准备;课堂讨论环节,每组推选一个报告人,进行限定时间的报告演示,然后进行师生提问、开放式讨论、教师点评等互动环节。教师可根据讨论现场情况以及课堂讨论期间新出现的重点或热点适当进行时间设计与课堂教学过程的调整。

六、课外学习

本课程需要学生有足够的课外学习时间投入,课内外有机结合,以达到课程学习要求与目标。原则上,本课程理论教学的课外学时不低于课内学时的1.5倍。课外学习包括登陆财政部及国家税务总局等官网进行财税知识和财税法规的网上资源学习、课后案例收集以及研讨、课后习题练习、小组讨论、课后复习等环节组成。

七、教学资源

表3本课程的基本教学资源

资源类型

资 源

教材

王晓光.《财政学》(第二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9年.

参考书

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税法》.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9年.

教学网站

1.http://www.mof.gov.cn/index.htm

2.http://www.chinatax.gov.cn/

八、考核及成绩评定方式

本课程考核由平时表现成绩、平时考核成绩、期中考试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构成,详见表4。其中,平时表现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15%;平时考核分为2次,共占总成绩的10%;期中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25%;期末卷面考试采用闭卷形式,占课程总成绩的50%。课程总成绩采用百分制表示。

表4 本课程考核与成绩评定方法

考核项目

考核内容

考核依据与形式

考核关联的课程教学目标

占课程总成绩的比重

平时表现

课堂考核

(1)课堂考勤情况,学生干部常规考勤与教师抽查点名相结合。

(2)教师根据学生课堂互动的次数和质量。(或:课堂研讨与汇报质量,由教师评价)

1、2

10%

平时作业

(完成4次作业)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

1、2

5%

平时考核

平时考核1

采取随堂考核方式。

1、2

5%

平时考核2

采取随堂考核方式。

1、2

5%

期中考试

期中成绩

采取单桌形式进行测试。

1、2

25%

期末考试

期末卷面

采取闭卷方式进行测试。

1、2

50%

合计

100%

九、课程持续改进机制

教学团队在课程教学周期中,课前备课、授课过程中沟通、全部授课完成后总结,根据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针对学生整体学习能力、跟踪毕业生学生的发展、督学教学过程反馈、学院教学检查反馈、课程成绩分析、吸纳校企评估专家的建议、关注财税领域的变化等信息,对教学内容与学时、知识要求、能力要求、评价方式酌情进行动态调整,加强课程建设的持续改进。


上一条:《商业银行业务与经营》课程教学大纲 下一条:《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